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空心村”形态特征与生成机理分析——以河南省农村为例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Analysis of the“Hollow Village”——Under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Rural Areas of Hen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长印[1]

机构地区:[1]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出  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  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空心村’治理机制创新研究"(2011B347)

年  份:2014

期  号:2

起止页码:95-9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_E2014_2016、NSSD、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以河南省农村为例,运用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空心村"的形态特征与生成机理:河南省"空心村"分布广,数量大,占地多,主要有同心圆、多核心、扇形、带(条)状等形态,并呈现出人口与产业结构畸形化、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衰退化、人力资本与技术文化资源流失化等基本特征;"空心村"的生成机理是复杂的、多变的,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土地管理制度、自然地理地貌、传统思想文化、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互作用是决定性因素。"空心村"现象是普遍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因此,治理"空心村"的当务之急是努力做好宣传、规划、实施、创新、扶持、审批和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并尽快改革和完善"空心村"治理的机制与政策保障体系。

关 键 词:空心村 形态特征  生成机理  治理策略  政策保障  

分 类 号:C912.82[经济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