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调节幅度对角膜塑形术近视控制作用的影响    

The impact of 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 on contro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myopia in orthokerat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朱梦钧[1] 冯浩雁[1] 朱剑锋[1] 瞿小妹[2]

机构地区:[1]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200040 [2]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

出  处:《中华眼科杂志》

年  份:2014

卷  号:50

期  号:1

起止页码:14-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JST、PUBMED、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调节幅度对角膜塑形术控制近视眼作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对进行角膜塑形术治疗的49例(49只眼)7~14岁低中度青少年近视眼患者,分别进行综合验光、角膜地形图、调节幅度以及眼轴的检查,并按照角膜塑形镜的验配程序予以配戴,并在戴镜后测量患者的眼轴长度及调节幅度。将调节幅度的均值作为分割点将患者分为2组:调节幅度低于均值组和调节幅度高于均值组,比较两组的眼轴增长速度及调节幅度变化。对相关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2年内,初始眼轴长度、戴镜1年后及戴镜2年后眼轴长度分别为(24.98±0.75)、(25.13±0.74)及(25.32±0.78)mm,眼轴显著增长(F=75.848,P〈0.001)。戴镜2年后的调节幅度为(16.12±2.41)D,较初始调节幅度(13.68±2.65)D显著升高(t=一6.461,P〈0.001),并且调节幅度对眼轴的增长具有显著影响(F=7.395,P=0.009)。调节幅度低于均值组与调节幅度高于均值组的眼轴增长分别为(0.23±0.25)和(0.44±0.30)mi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9,P=0.009),调节幅度低于均值组的眼轴增长速度仅为调节幅度高于均值组的52.27%。初始调节幅度与2年眼轴增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02,P〈0.001)。且得出调节幅度与眼轴增长之间的回归方程:眼轴增长=0.055X调节幅度-0.409(F=15.806,P〈0.001)。调节幅度低于均值组2年后的调节幅度为(15.33±2.46)D,而调节幅度高于均值组的调节幅度为(16.88±2.14)D,两组之间的调节幅度改变分别为(4.04±2.16)和(0.91±2.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4,P〈0.001)。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幅度低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往往可以获得更好�

关 键 词:接触镜 调节  眼  轴长度  近视

分 类 号:R779.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