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瓜嫩果果皮颜色的遗传研究    

Genetic Research on Fruit Color Traits of Cucumber(Cucumissativus 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申晓青[1] 陈书霞[1] 潘玉朋[1] 万旭花[1] 陈为峰[1] 成思琼[1] 张然然[1] 孟焕文[1]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农业部西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

出  处:《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基  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K0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071813);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No.QN201108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合作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No.01140303)

年  份:2014

卷  号:22

期  号:1

起止页码:37-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JST、RCCSE、UPD、ZGKJHX、核心刊

摘  要:黄瓜嫩果果皮颜色是最重要的商品性状之一,在当前育种目标转向多样化和专用化的过程中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以嫩果果皮颜色不同的3份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系为亲本,分别配制2个杂交组合Q16(深绿色)×Q8(黄白色)及Q16×Q24(黄白色),构建6个世代遗传群体,通过目测与色差仪相结合的方法对6个世代各单株的黄瓜嫩果果皮颜色性状进行观察和分级处理,并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模型进行世代联合分析,研究了黄瓜嫩果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Q16×Q8和Q16×Q24两个杂交组合中,嫩果果皮颜色性状的分离群体世代呈现单峰或双峰偏态分布,这表明该性状为数量性状且有主基因控制。遗传分析表明,两杂交组合中黄瓜嫩果果色遗传都符合2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B-1模型);说明黄瓜嫩果果皮颜色性状由2对主基因控制,在两组合中,其主基因遗传力在F2群体中最高,分别为87.4%和93.1%,另外,两对主基因在两个组合中的加性效应近似相等,分别为1.368、-0.132和1.451、-0.049,两组合中两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分别为0.625、1.625和0.529、1.530,两对主基因中第一对主基因加性效应明显,而第二对主基因显性效应明显。两个组合主效基因表现的遗传力较高,表明在杂交育种中对黄瓜嫩果皮色可以进行早代选择。本研究结果为黄瓜嫩果果皮颜色性状的基因定位和新种质创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 键 词:黄瓜 果色 主基因+多基因模型  遗传分析  

分 类 号:S66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