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页岩油储层基本特征及评价要素  ( EI收录)  

Characteristics and evaluation elements of shale oil reservoi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姜在兴[1] 张文昭[1] 梁超[1] 王永诗[2] 刘惠民[2] 陈祥[3]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 [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河南南阳473132

出  处:《石油学报》

基  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1ZX05009-002)资助

年  份:2014

卷  号:35

期  号:1

起止页码:184-19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41017420474)、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页岩油是指以游离、溶解或吸附状态赋存于有效烃源岩泥页岩中的液态烃类,是泥页岩生排烃后的残余滞留聚集,基本未经历运移或仅在源岩内短距离初次运移。目前,国内外对“页岩油”概念的界定不统一,对储层控制因素及评价要素的研究仍相对薄弱。明确了页岩油储层为泥页岩,不包括烃源岩内的其他岩类夹层及邻层,并依据储集机理差异将页岩油储层分为裂缝型和基质型。富含有机质、以Ⅰ型和Ⅱ。型干酪根为主、Ro值介于0.6%~1.2%、有机碳(TOC)值大于2.0%,矿物组成复杂、发育纹层结构,储集空间细小,低孔特低渗、储层需要改造是页岩油储层的基本特点。重点揭示了有机质在页岩油储层形成及评价中的重要作用,有机质含量影响页岩的生油潜力、储集能力并进而决定了页岩储层的含油量及产能,提出一套以有机碳含量为核心的储层分级评价标准,以TOC为2%、4%为界,同时综合考虑有机质类型及成熟度、富有机质页岩厚度、矿物组成及岩石类型、孔渗特征及岩石可压裂性等指标,将页岩油储层分为3级:Ⅰ类目标储层、Ⅱ类有利储层及Ⅲ类无效储层。

关 键 词:页岩油 致密油  储层特征 评价要素及标准  有机质含量

分 类 号:TE112.2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