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武夷岩茶品质成分在线检测  ( EI收录)  

Onlin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Wuyi Rock Tea quality compounds b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峰[1,2] 林河通[1] 杨江帆[3] 叶乃兴[4] 俞金朋[1]

机构地区:[1]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州350002 [2]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福州350001 [3]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武夷山354300 [4]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州350002

出  处:《农业工程学报》

基  金:福建省科技厅产学研重大专项-武夷岩茶品质智能化评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2013N5009)

年  份:2014

卷  号:30

期  号:2

起止页码:269-27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41017431094)、FSTA、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实现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在武夷岩茶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在线检测应用,该研究选择有代表性的70个武夷岩茶样品为试验材料,首先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测定了其品质组分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水分、茶多酚、咖啡因和粗纤维的分布范围分别为6.02%~8.09%,9.07%~15.65%,18,41~30.22g/kg和9.19%~16.62%,标准偏差分别为0.424%,1.353%,2.613g/kg和1.497%,然后采用TQAnalyst8.5光谱分析计量学软件,比较了不同数据预处理方法的建模结果,优选并成功建立了水分、茶多酚、咖啡因和粗纤维的定量分析模型,以上成分的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815,O.7427,0.8601和0.8840,标准偏差分别为0.0812%,0.748%,1.39g/kg和0.580%。将上述预测模型的偏差结果同对应现行国家标准理化分析测试方法要求对比,水分预测模型优于偏差要求,咖啡碱、茶多酚及粗纤维预测模型稍高于偏差要求,但均能够满足生产线快速测定的需要。

关 键 词:近红外光谱 品质分析  模型  武夷岩茶 定量测定  

分 类 号:O657.33] S132[化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