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东柳”与运河文化互动关系研究——以客腔曲牌为例    

A research on interrelation of Liuzi Opera and The Grand Canal:Take the Keqiang Tune Types as Exampl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何丽丽[1]

机构地区:[1]聊城大学音乐学院

出  处:《中国音乐学》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鲁西运河流域民间音乐现状研究"(编号13CWYJ02)阶段性成果;聊城大学重点建设项目"鲁西运河流域传统音乐研究"(编号13RS0901)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4

期  号:1

起止页码:91-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A-PROQEUST、CSSCI、CSSCI2014_2016、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称的"四大声腔"是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下盛行的剧种,柳子戏与各声腔之间的相互融合是必然的。四大声腔的出现标志着由运河造成的戏曲文化多元一体化进程达到阶段性高度。由于移民与商人的活动、政府的态度、戏班的流动、音乐本体特点等原因,使得柳子戏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乱弹】、【青阳】、【高腔】、【皮黄】、【昆调】、【罗罗】等客腔曲牌。柳子戏对其他声腔的吸收与演化是其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与运河文化互动发展导致多元一体的必然结果。

关 键 词:东柳  运河  客腔曲牌  互动关系 成因  

分 类 号:J82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