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利用地震背景噪声成像技术反演三峡库区及邻近地区地壳剪切波速度结构  ( EI收录)  

S-wave velocity of the crust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nd the adjacent region inverted from seismic ambient noise tomograph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小龙[1,2] 马胜利[1] 郭志[1] 雷兴林[1,3] 夏英杰[4] 郭欣[2] 余国政[2] 勾宪斌[2] 蒋霞东[5]

机构地区:[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2]重庆市地震局,重庆401147 [3]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日本筑波305-8567 [4]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7 [5]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江苏常州213022

出  处:《地球物理学报》

基  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4042);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ED 2011B06)共同资助

年  份:2013

卷  号:56

期  号:12

起止页码:4113-41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INSPEC、JST、PA、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利用三峡库区重庆遥测台网及邻近地区台网2012年1月至12月期间的连续波形记录,通过噪声互相关,提取了这些台站间的经验格林函数.并通过获取的经验格林函数瑞利面波频散信息,反演出该区域5~40s瑞利面波相速度分布.周期5s及10s的相速度分布结果显示:四川盆地具有较厚的沉积盖层,其中盆地中部沉积层相对偏浅.而周期20s及35s的相速度分布结果显示:中下地壳的扬子克拉通整体呈现较高的相速度分布,具有相对坚硬的中下地壳结构.这其中吉首—常德的武陵山区附近出现明显高速异常,可能与江南古陆古火山岛链(雪峰—九岭弧形古火山群)活动有关,火山活动导致大量的基性-超基性幔源物质侵入地壳,造成了武陵山重力异常,并一定程度上阻挡了云贵高原和湘鄂西部的物质向南逃逸;在地形上,此处恰好对应我国地形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带,并将华南地块分隔为东西两大部分.最后我们在瑞利面波相速度成像的基础上,反演出该区域三维剪切波速度分布,结果显示四川盆地周边的龙门山、米仓山、大巴山、七曜山和大娄山等地质构造与地壳剪切波速度结构具有明显对应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研究该区的深部地质构造特征与地震发生机理.

关 键 词:背景噪声成像  瑞利面波 相速度 剪切波速度结构 三峡库区

分 类 号:P315] P5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