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赤红壤理化性质的综合影响
Comprehensive Effects of Different Land Uses 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Lateritic Red Soi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再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2 [2]广东省土地开发储备局,广州510635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0130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2M51181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S2012040007806);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1A090200038)
年 份:2013
卷 号:28
期 号:12
起止页码:2140-21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CD、CSCD2013_2014、CSSCI、CSSCI2012_2013、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比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赤红壤pH值、粘粒、容重、孔隙度、有机碳、氮磷钾全量及其速效养分含量的差异,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各变量的相互关系、土壤综合理化特征及其关键改良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新垦旱地容重最高,粘粒含量和孔隙度最低;有机碳、全量氮磷钾养分和速效氮磷养分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P<0.05)。果园土容重显著低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且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钾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P<0.05)。桉树林的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灌木林,而粘粒含量和速效磷含量相对较低(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新垦旱地、果园和桉树林、灌木林土壤理化综合质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新垦旱地当前质量相对较差。有机碳、全氮和速效氮养分缺乏是当前新垦旱地土壤理化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较少的速效磷钾养分含量是当前桉树林地、灌木林土壤质量的限制因素。主成分分析不仅能够区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赤红壤理化质量差异,而且也是探查改良土壤质量因子的有效方法。
关 键 词:赤红壤 土地利用方式 理化性质
分 类 号:S1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