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在茶园生产周期过程中茶树群落生物量和碳储量动态估算    

Dynamic assessments of plant biomass and carbon storage during the production cycle of tea garde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敏[1,2] 陈永根[3] 于翠平[1] 潘志强[1] 范冬梅[1] 骆耀平[1] 王校常[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310058 [2]临安市农业局,浙江临安311300 [3]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出  处:《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1109)

年  份:2013

卷  号:39

期  号:6

起止页码:687-6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FSTA、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UPD、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定量评估在茶树生产周期过程中茶树群落碳储量积累规律和积累潜力,基于1950—2011年间全国各地不同树龄茶树实际生物量数据,建立了典型的双条植种植方式下中国茶园的茶树现存地上部生物量与树龄之间的自然指数经验关系方程,进而经过茶树根冠比及碳转换系数的换算得到在茶园生产周期(1~30年)过程中茶树碳储量的年际动态;同时,基于以往关于茶树光合生产潜力的研究结果及茶叶产量的时间增长规律,建立茶树现存生物量年增长与茶叶产量之间的换算关系,估算不同茶区及全国茶园茶树的理论碳储量.通过茶树树龄和生物量之间的自然指数经验关系方程换算的结果表明,幼年期(1~4年)和成年中前期(5~15年)茶树碳储量平均以(4.5±0.4) t/(hm2?a) 和(0.95±0.05) t/(hm2?a) 递增,在成年后期(25年)茶树碳储量约可达30.6 t/hm2;此经验方程所模拟的成年茶树碳储量值相当于在2%光能利用率条件下的碳储量理论值.现有全国平均茶叶产量水平仅达0.5%光能利用率,全国茶园总体碳贮量约为(9.1±1.4) t/hm2,若优化茶园管理,将产量普遍提高至丰产水平,茶园总体碳贮量则有成倍的上升空间.综上所述,中国茶园茶树碳库是农林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所建立的茶树生物量与树龄。

关 键 词:茶园碳储量  茶树生物量  固碳 生长模型  

分 类 号:X17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