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健康和虫害的红松挥发物对赤松梢斑螟及其寄生蜂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Effect of volatiles from healthy or worm bored Korean pine on host selective behavior of Dioryctria sylvestrella and its parasitoid Macrocentrus sp.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琪[1,2,3] 严善春[1] 严俊鑫[1] 徐波[4]

机构地区:[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 [2]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哈尔滨150040 [3]黑龙江省林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哈尔滨150040 [4]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北京110034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2375);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JC200802);黑龙江省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GA09B203-5)

年  份:2013

卷  号:33

期  号:23

起止页码:7437-74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了研究红松球果害虫赤松梢斑螟Dioryctria sylvestrella及其寄生蜂的寄主趋向机理,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赤松梢斑螟成虫及其寄生蜂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sp,对红松健康和梢斑螟幼虫危害的球果、主梢及侧枝的昼夜行为反应;并用GC-MS分析了健康和虫害球果、主梢及侧枝昼夜所释放挥发物的组份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赤松梢斑螟处女雌蛾、交尾雌蛾和雄蛾在夜晚对健康球果及主梢有较强的趋性。雌雄长距茧蜂白天对虫害红松球果、主梢有较强的趋性。红松各部位挥发物成分及含量在健康与虫害、白天与夜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单萜类物质相对含量显著变化,如α-蒎烯、莰烯、β-水芹烯、β-蒎烯、3-蒈烯、罗勒烯、β-月桂烯、柠檬烯,以及产生特异性倍半萜类挥发物,如乙酸龙脑酯、石竹烯等。其中红松各部位单萜类挥发物含量变化是影响赤松梢斑螟及其寄生蜂的寄主选择行为的主要原因;而特异性倍半萜单体或组合,是否能够作为产卵刺激剂,协同单萜类挥发物调控二者的产卵行为,还需要试验的进一步证明。

关 键 词:红松  挥发物 赤松梢斑螟  长距茧蜂  行为反应  化学分析

分 类 号:S763.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