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虚拟现实同步减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步态对称性及神经网络的影响    

Long term changes of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d gait asymmetry in cerebral infarction survivors after virtual reality-synchronous body weight-supported treadmill train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肖湘[1,2] 毛玉瑢[1] 赵江莉[1] 吕衍春[3] 李乐[1] 徐光青[1] 黄东锋[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广州510080 [2]深圳市罗湖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3]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影像与微创介入中心

出  处:《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3165)

年  份:2013

卷  号:28

期  号:12

起止页码:1104-110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评估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虚拟现实同步减重训练(VR+BWSTT)后步态对称性的远期变化及其神经机制。方法:8例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3周VR+BWSTT前后各做一次三维步态检查及弥散张量成像(DTI),其中7例患者训练后3个月复查了三维步态和DTI。对以下参数进行前后对比: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步长不对称性、下肢各关节活动范围不对称性、下肢Fugl-Meyer评分、病灶中心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和FA指数(病灶中心FA值/健侧对应区FA值)、ADC指数(病灶中心ADC值/健侧对应区ADC值)。对FA指数、ADC指数与下肢Fugl-Meyer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和下肢Fugl-Meyer评分在训练后改善(P<0.05),且持续至训练后3个月。步长不对称性和下肢各关节活动范围不对称性在训练后无改善(P>0.05)。训练前ADC指数与训练前后下肢Fugl-Meyer评分的变化值有相关性(P<0.05)。结论:VR+BWSTT可改善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步态的时间不对称性和下肢Fugl-Meyer评分。ADC指数可预测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潜能。

关 键 词:脑梗死 减重 虚拟现实 下肢 弥散张量成像

分 类 号:R743.3] R493[临床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