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Influenc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empathy care" mode in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谢晓颖[1] 蒋荣泉[1] 凌迎春[1] 吴美娟[1] 孔辉[2]

机构地区:[1]浙江省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绍兴312000 [2]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出  处:《中国医药导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001427)

年  份:2013

卷  号:10

期  号:33

起止页码:122-1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 探讨“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6月~2012年6月入住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100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两组均给予抗精神病类药物加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改变情况、生活质量核心问卷-30(QLQC3-30)生活质量评价量表以及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 ①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照组护理前后SDS得分分别为(0.64±0.11)、(0.55±0.09)分,观察组分别为(0.65±0.13)、(0.49±0.08)分,对照组护理前后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SD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根据QLQC-30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观察组每项QLQC-30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③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123.21±13.98)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110.39±6.73)分],且二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共情护理”模式应用于抑郁症患者护理过程中,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关 键 词:共情护理 抑郁症 生活质量 抑郁自评量表

分 类 号:R47[护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