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Effects of urease and nitrification inhibitors on ammonia volatilization from paddy fiel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2]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南昌330200
基 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1-3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1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2013CB127405);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预算增量项目资助
年 份:2013
卷 号:19
期 号:6
起止页码:1411-14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AS、CSCD、CSCD2013_2014、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和15N标记技术研究了尿素施入稻田后氨挥发损失特征以及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和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施用尿素后第4天氨挥发速率达到峰值,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后21天内。与单施尿素处理相比,添加NBPT处理的氨挥发速率峰值降低27.04%,累积氨挥发损失量降低21.65%;NBPT与DMPP配施时,氨挥发速率峰值降低12.95%,累积氨挥发损失量降低13.58%;而添加DMPP时,氨挥发速率峰值增加23.61%,累积氨挥发损失量与单施尿素的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地表水中铵态氮浓度和pH值与氨挥发速率均达极显著正相关,说明二者是影响氨挥发速率的主要因素,而气温、地温和水温与氨挥发速率的相关性不显著。与单施尿素相比,添加脲酶抑制剂可显著增加稻谷产量。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配合施用可更有效地提高氮肥的回收率。综合降低氨挥发、提高水稻产量及地上部氮肥回收率的效果,添加脲酶抑制剂以及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配施的两个处理效果较为理想,硝化抑制剂不宜单独添加。
关 键 词: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氨挥发 氮素回收率 稻田
分 类 号:S5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