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灰泥丘发育特征及储集意义 ( EI收录)
Development and reservoir significance of mud mounds in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 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项目(2011ZX05004-005-03);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2011D-5006-0105)
年 份:2013
卷 号:40
期 号:6
起止页码:666-67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40117158351)、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328911000004)、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岩心及野外剖面观测,研究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灰泥丘发育特征及其储集意义。四川盆地灯影组普遍发育台内小型灰泥丘,发育规模不大,单个旋回厚度多小于2 m,但其发育频率很高,尤其在灯影组二段和四段频繁出现。构成灰泥丘的颗粒主要为与蓝菌群落建造有关的凝块石、藻叠层、核形石及粘结岩等,这些微生物粘结捕获灰泥,为灰泥丘建造的主体,相关的岩石类型主要有藻粘结凝块云岩、藻粘结骨架云岩以及与藻粘结凝块云岩共生的波状—柱状藻叠层云岩等。多期灰泥丘呈明显正地貌特征,发育大量格架构造、斑马状构造与层状晶洞构造;具有完整的丘基—丘核—丘坪、丘基—丘核—丘盖2种沉积演化模式,前者最为普遍。灰泥丘与储集层关系密切,丘核常发育规模不等的孔洞,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条件,丘滩复合体构成了四川盆地灯影组的主力勘探对象。
关 键 词:灰泥丘 蓝藻菌 藻粘结凝块云岩 藻粘结骨架云岩 格架构造 震旦系灯影组 四川盆地 白云岩储集层
分 类 号:TE12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