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淮大豆品种(系)生育期组划分的研究初报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Study of Maturity Group Classification of Soybean Varieties(Lines) in Huang-Huai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大刚[1] 胡国玉[1] 李杰坤[1] 黄志平[1] 于国宜[2] 张磊[1]

机构地区:[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 [2]安徽省龙亢农场农科所,安徽龙亢233426

出  处:《大豆科学》

基  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

年  份:2013

卷  号:32

期  号:5

起止页码:629-6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AS、CSCD、CSCD2013_2014、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促进大豆品种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科学引种,以13个分属MG(maturity group)II^MGV的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的生育期表现为参考,通过2年3点对比试验,对95份次的黄淮大豆产区主栽品种和新近选育品种(系)的生育期组进行了鉴定和划分。所有品种(系)均在安徽怀远试验点夏播,部分品种(系)于2012年在合肥试验点夏播。结果表明:除PI561400在2012年合肥点收获时未成熟外,其余12个北美标准品种在2年3点的试验中均能正常成熟,95份次试验品种(系)的生育期组介于MGII^MGV。怀远点2年试验品种(系)中生育期组属MGIII的最多,有36份次,占试验品种(系)的37.9%,属MGII和MGIV的分别为29和21份次,占30.5%和22.1%;21份合肥点的试验品种中有11份与怀远点的归属相一致,有10份晚1~2个生育期组。其中,黄淮大豆产区主推品种中黄13和皖豆28在2年3点的试验中生育期日数分别为94~96 d和97~100 d,分别属MGII和MGIII。所划分结果可为全国的大豆生育期组系统的建立和新育成品种的种植区域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大豆 品种  生育期组  划分  

分 类 号:S56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