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2]中国农村研究院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3CKS02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农村基督教文化盛行的原因;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农村文化治理的视角"(项目批准号:12YJC810037);"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资助;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0ZD&018)的成果之一
年 份:2013
期 号:10
起止页码:91-1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2012_2013、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根据公共交往类型及其相应的承载空间场所,可将乡村公共空间划分为信仰性公共空间、生活性公共空间、娱乐性公共空间、生产性公共空间以及政治性公共空间。这是在中观层面上对乡村公共空间进行的理想类型划分,以便与公共规则、公共舆论、公共精神等概念形成对话。当前,乡村社会由封闭、静止、同质走向开放、流动、异质,个体逐步从原有的宗族、家庭、阶层、社区、集体之中抽离出来,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公共空间在个体化进程中逐渐趋向衰败,进而对乡村社会整合产生不利影响。重建乡村公共空间的核心是建构乡村公共性,着力点是农村民间组织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而其关键则是发挥村庄积极分子和各类精英的带头作用和示范效用。
关 键 词:乡村公共空间 衰败与重建 农村民间组织 农村公共文化
分 类 号:C912[经济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