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形式等离子体激励对细长体分离涡的控制    

Flow control over a slender conical forebody by different plasma actua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孟宣市[1] 王健磊[1] 蔡晋生[1] 罗时钧[2] 刘锋[2]

机构地区:[1]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流体力学系,陕西西安710072 [2]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机械与宇航工程系,加州926973975

出  处:《空气动力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51107101);西北工业大学基础研究基金(JC201218);西北工业大学翱翔之星计划

年  份:2013

卷  号:31

期  号:5

起止页码:647-65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应用一对单介质阻挡放电(Single-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DBD)等离子体激励器对20°顶角圆锥前体分离涡流场进行了主动控制实验研究。在模型尖端处表面上布置两组不同形式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通过左、右舷等离子体激励器分别开启来实现对圆锥前体非对称涡流场的控制。对圆锥前体8个测量截面的周向压力分布进行了测量,并对相应的缩比模型进行了固定截面的粒子图像测速实验(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静态压力测量实验在3.0m×1.6m低速低湍流直流闭口风洞中进行,粒子图像测速实验在0.6m×0.5m低速直流开口风洞中进行,迎角固定在45°。研究结果表明:对两种不同形式和布置位置的激励器,当左、右舷激励器分别开启时,压力分布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显示出等离子体激励对非对称分离涡流场可以进行有效控制;顺吹型和逆吹型等离子激励器对流场产生影响的效果和机理有所不同,应用顺吹型等离子体激励器时的流动控制有效风速要高于使用逆吹型等离子体激励器。

关 键 词:非对称分离涡  大迎角空气动力学 等离子体 主动流动控制 压力分布测量  

分 类 号:V211.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