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硅藻硝酸消化法与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在溺死鉴定中的比较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Diatom Nitric Acid Digestion Method and Plankton16S rDNA PCR Metho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韩军鸽[1] 王程宝[2] 李兴彪[1] 范琰琰[1] 冯相平[1]

机构地区:[1]温州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浙江温州325035 [2]皖南医学院法医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出  处:《法医学杂志》

基  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Y201016768)

年  份:2013

卷  号:29

期  号:5

起止页码:356-3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CSCD、CSCD_E2013_2014、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比较和探讨硅藻硝酸消化法与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在溺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例温州医科大学法医学系2010—2011年受理并证实溺死的鉴定案件,每例案件标本包括肺、肾、肝及现场水样4份样本,分别运用硅藻硝酸消化法与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对标本进行检验,硅藻硝酸消化法和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所需各器官检材量分别为约20g和2g,现场水样分别为15mL和1.5mL,从所需检验时间以及检出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硅藻硝酸消化法检出硅藻主要为中心硅藻纲和羽纹硅藻纲,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可扩增出一条162 bp的条带。平均检验每例案件所需的检验时间,硅藻硝酸消化法为(95.30±2.78)min,少于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325.33±14.18)min(P<0.05)。两种方法对现场水样及肺样本的检出率均为100%,而对肝及肾样本的检出率,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均为80%,高于硅藻硝酸消化法40%和30%(P<0.05)。结论在溺死的法医学鉴定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来挑选合适的实验室检验方法。与硅藻硝酸消化法相比,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具有检材用量少、信息量大、特异性高等特点,有一定的推广和实践价值。

关 键 词:法医病理学 溺水 16SrDNA  聚合酶链反应 硝酸消化法  浮游生物 硅藻类  

分 类 号:DF795.1[法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