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理论与实践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Wheat Stripe Rust Caused by 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万权[1] 康振生[2] 马占鸿[3] 徐世昌[1] 金社林[4] 姜玉英[5]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193 [4]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兰州730000 [5]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081

出  处:《中国农业科学》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2011CB100403;2013CB127701);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35);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03-04B);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支撑)计划课题(85-10-01-02;96-005-01-02;2001BA509B03;2006BAD08A05;2012BAD19B02)

年  份:2013

卷  号:46

期  号:20

起止页码:4254-42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AS、CSCD、CSCD2013_2014、FSTA、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小麦条锈病是影响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文中介绍了全国小麦锈病工作者通过60多年通力协作,对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理论和技术研究取得的显著成绩,系统揭示了中国小麦条锈病的越冬、越夏规律、菌源传播规律、病菌致病性变异途径以及品种抗病性"丧失"的规律与原因,发现中国小麦条锈病存在秋季菌源和春季菌源2大菌源基地。提出了"综合治理越夏异变区、持续控制冬季繁殖区和全面预防春季流行区"的病害源头治理策略,研发出小麦条锈病分子诊断、异地测报以及抗锈良种、药剂拌种、退麦改种、适期晚种和带药侦查、打点保面等一系列病害监测预警和关键防治技术,构建了以生物多样性利用为核心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在生产上大规模推广应用,防病保产效果极其显著。文中并对病菌致病性变异机制、早期预警和越夏易变区生态治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 键 词:小麦条锈病 流行体系  生物多样性 菌源控制  综合治理  

分 类 号:S435.1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