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沙门菌常规检测方法分段控制技术在网络实验室构建中基础作用的评估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Stage Control Technology on the detectability for Salmonella networking laborato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永明[1] 陈秀华[2] 徐闻[1] 金汇明[3] 李超群[1] 梁未丽[4] 王多春[4] 阎梅英[4] 娄静[4] 阚飙[4] 冉陆[4] 崔志刚[4] 王树坤[5] 许学斌[3]

机构地区:[1]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昆明650022 [2]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云南省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  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基  金: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子项目6;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2008ZX10004-008);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2012ZX10004215-003);国家“863”项目(2012AA101601);中日亚洲传染病实验室合作网络H23-shinkou-shifei-020子课题

年  份:2013

卷  号:34

期  号:11

起止页码:1105-111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评估沙门菌常规检测方法分段控制技术在网络实验室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方法 建立经过关键点技术控制评价的沙门菌检测方法,评估上海市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沙门菌监测项目(WHO-GSS)、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项目(GFN)网络实验室的实施,培训云南省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腹泻标本沙门菌常规检测能力,收集2006-2012年省级GSS-GFN监测点年度沙门菌监测阳性率.结果 基于分段控制技术设计的沙门菌分离、鉴定和种属鉴定、血清分群方法,能同时满足网络实验室对伤寒、非伤寒沙门菌检测敏感性需求;上海市网络实验室建设从2006年的5个公共卫生实验室和8个临床实验室发展到2011年的9和22个,伤寒、非伤寒沙门菌临床分离菌株从2006年的196株增加到2011年1442株;2012年云南省玉溪市临床腹泻病例沙门菌阳性率为2.4%;除上海外还有3个省级监测点将亚硒酸盐磺绿增菌液(SBG)作为沙门菌选择性增菌液,以上海市沙门菌监测基线最稳定.结论 常规沙门菌检测分段优化的方法是构建区域网络实验室的基础,由此可上升为具有精确表型鉴定和分子分型能力的国家网络实验室.

关 键 词:评估  伤寒与非伤寒沙门菌  常规检测  阳性率 网络实验室

分 类 号:R446.5] TP393.09[临床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