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5种磺胺类抗生素在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    

Adsorption and leaching behavior of sulfonamides in soil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欣妍[1,2] 王娜[2] 许静[2] 单正军[2] 叶波平[1] 汤卫国[3]

机构地区:[1]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210009 [2]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42 [3]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10009

出  处:《环境科学学报》

基  金: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o.201109038);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2011年基本科研业务专项~~

年  份:2013

卷  号:33

期  号:11

起止页码:3083-30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RSC、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分别利用振荡平衡法和柱淋溶法研究了5种磺胺类抗生素(磺胺嘧啶,磺胺甲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甲恶唑)在5种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磺胺类抗生素在5种供试土壤上的吸附等温线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常数Kd为0.10~4.39μg1-1/n(cm3)1/ng-1;5种磺胺类抗生素在供试土壤中吸附性大致排列顺序为:东北黑土≈无锡水稻土>江西红壤>南京黄棕壤≈陕西潮土.吸附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增高,磺胺类抗生素大量转变为阴离子态,吸附减弱;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吸附增强.5种磺胺抗生素在5种供试土壤中的吸附自由能为-12.5^-5.3 kJ·mol-1,表明吸附机理主要是物理吸附.磺胺类抗生素在土壤中具有较强的淋溶性,淋溶性能从大到小依次为:陕西潮土>南京黄棕壤>江西红壤>无锡水稻土>东北黑土,与吸附试验结果相一致.畜禽养殖使用磺胺类抗生素对地下水污染具有潜在风险,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关 键 词:磺胺类 抗生素 吸附  淋溶

分 类 号:X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