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能源生产率增长的动力何在--基于距离函数的分解    

What Drives China's Energy Productivity Growth——A Decomposition Based on Distance Fun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林伯强[1,2] 杜克锐[3]

机构地区:[1]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2]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 [3]厦门大学能源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出  处:《金融研究》

基  金:新华都商学院低碳项目;国家杜科基金重大项目(No.12&ZD059);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G-1305-18257);教育部重大项目(No.10GBJ013)

年  份:2013

期  号:9

起止页码:84-9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2012_2013、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从可变规模报酬和地区技术差距两个方面对PDA能源生产率分解模型做了重要拓展。通过对2000—2010年间我国地区能源生产率及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资本能源替代是我国地区能源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能源问替代作用次之,技术进步的贡献很小;(2)劳动能源比和技术效率的下降及地区间技术差距的拉大抑制我国能源生产率的增长。因此,从短期来看,要进一步提升我国的能源生产率应该着力于提高技术效率和缩小地区技术差距,使潜在技术得到充分利用。长期而言,技术进步将是实现能源生产率的可持续性增长的关键。

关 键 词:能源生产率 距离函数 技术差距  规模报酬可变  

分 类 号:F426.2] F2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