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蛙心包淋巴孔的发现    

DISCOVERY OF FROG PERICARDIAL LYMPHATIC STOMATA AND ITS SIGNIFICA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继承[1] Bruno Tota[2] Giovanni Zummo[3]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细胞生物学与组织工程学研究所淋巴学研究室,杭州310031 [2]Calabria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心血管循环生理研究室 [3]Palermo大学医学院解剖学研究所

出  处:《动物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39370 350);浙江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浙江省分析测试基金;意大利教育部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年  份:2000

卷  号:46

期  号:4

起止页码:372-37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IOSISPREVIEWS、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DOAJ、EBSCO、IC、JST、PROQUEST、PUBMED、SCIE、SCOPUS、WOS、ZGKJHX、ZR、普通刊

摘  要:首次报道蛙心包淋巴孔 ,揭示心包腔淋巴转归途径。本实验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心包淋巴孔的超微结构 ,并使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对淋巴孔作定量分析。结果发现 ,正常蛙心包腔面有一些散在分布的心包淋巴孔和少量淋巴窦。构成淋巴孔的间皮细胞常出现粗大的胞质突起 ,伸入淋巴孔 ,形成瓣膜状结构。淋巴孔的平均直径为 0 72±0 33μm ,平均分布密度是 3 57± 2 0 7个 /0 0 1mm2 ;心包间皮淋巴窦的面积是 995 0 8±2 2 1 74μm2 /0 0 1mm2 。蛙心肌无血管 ,其血供仅由心腔内血液直接进入心肌的小梁间隙。心包脏层未发现有淋巴孔。结果表明 :间皮淋巴窦是心包膜正常“漏出”的形态依据。心包淋巴孔的发现 ,证明心包腔淋巴引流途径的存在。淋巴引流对于心肌组织间液的平衡 ,清除组织间液蛋白质 ,防止心肌间质水肿 。

关 键 词:蛙  间皮细胞 心包 淋巴孔 淋巴转归  

分 类 号:Q959.53] Q954.5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