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南海热幔柱构造与油气分布    

The mantle plume structure and oil-gas distribu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真允庆[1,2,3] 牛树银[4] 孙爱群[4]

机构地区:[1]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南京210093 [2]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814队,江苏镇江212005 [3]中国冶金地质勘查总局三局,太原030002 [4]石家庄经济学院资源学院,石家庄050031

出  处:《地质找矿论丛》

基  金:我国典型金属矿科学基地研究(编号:200911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872137)项目资助

年  份:2013

卷  号:28

期  号:3

起止页码:401-4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S、CSCD、CSCD_E2013_2014、GEOREFPREVIEWDATABASE、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南海处于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和太平洋—菲律宾海三大板块的夹持地带,区内以NE向深海区-海盆为中心,周围有众多的含油气盆地。南海区具有"北断(裂)、南褶(皱)、东(俯)冲、西(碰)撞"的构造特征。南海及其周缘新生代玄武岩和花岗岩广为分布,故有潜在的大火成岩省之称。其中,火山岩以碱性玄武岩为主,多为OIB型成因,其成岩年龄自南海中心至外围呈由新逐渐变老的趋势。深部地幔流动呈现出涡旋式上涌的特点,上地幔明显具环带状结构,中心部位为上升流,外围为下降流,表现出热幔柱和冷幔柱活动"双模式"对流。从区域S波速度扰动异常来看,在670km间断面,对热流体上涌确有阻挡作用。通过层析成像研究,证实本区存在巨型复蘑菇云状地幔低速体,演化过程和相邻板块活动构成相辅相成关系。由于地幔热流体上涌,促使地壳-岩石圈上隆、熔融、减薄和断陷,形成南海从边缘向中心(海盆)热流温度逐步升高的轨迹,基本控制油气田"外油内气"环形有序分布的格局。

关 键 词:地幔热柱 复蘑菇云状低速体  层析成像 碱性玄武岩 “外油内气”环形油气有序分布  中国南海  

分 类 号:P542] P618.13[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