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矿区周围农田土壤重金属铜锌铅污染及生物效应分析    

The Contamination and Biological Effect of Heavy Metals Cu, Zn and Pb in Farmland Soil from Mine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军侠[1] 党宏斌[1] 姜灵彦[1] 郑敏[2] 刘蕾[1]

机构地区:[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环境工程实验室,郑州450015 [2]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郑州450016

出  处:《中国农学通报》

基  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植物修复城市污染水体研究"(112102310581);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水;土环境质量演变与评价"(132300410328)

年  份:2013

卷  号:29

期  号:26

起止页码:137-1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CD、CSCD_E2013_2014、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为了解矿区周围土壤中主要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生物效应,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河南省某开采矿区周围农田土壤中重金属Cu、Zn、Pb进行了化学形态测定及其生物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Zn的总量大于Cu和Pb。根据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GB 15618—1995),矿区开采活动并未造成这3种元素的明显污染。基于Tessier提出的5种化学形态:可交换态(EXC)、碳酸盐结合态(CAB)、铁锰氧化物结合态(FMO)、有机物结合态(OM)和残渣态(RES),土壤中各元素均以残渣态为主。依据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二者所占总量的比例,Cu、Zn、Pb的生物可利用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09、0.05和0.16,显示各元素生物可利用性的顺序是Pb>Cu>Zn;由可交换态所占总量的比例,得到Cu、Zn的迁移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026和0.020,而Pb则高达0.083,表明各元素的迁移能力是Pb>Cu>Zn。并据此判断Pb的生物效应最大。

关 键 词:重金属污染 化学形态 生物效应 矿区  农田土壤

分 类 号:X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