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东华大学服装学院
年 份:2000
期 号:5
起止页码:11-1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1996、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对于中国的时装史,有两个城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两个城市——上海与香港——在20世纪中各领了50年风骚。上海是前半叶,香港是后半叶。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北京 当然也是重要的,但北京从来就不是追逐时尚的地方。女装是时尚的标志,女装是时装的主流,如果有谁要想回顾一下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女装,他一定会把眼光落在旗袍上。本文既不是鸟瞰式的全景,也不是通史般的叙事,作者仅想对那时期上海的旗袍或海派旗袍作一点剖析。 “海派”一词,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这是当时北京一些作家的发明,用以批判上海某些文人和文风。海派的对立面便是京派。后来,海派和京派便分别象征中国两种迥异的文化了。当后人用海派来修饰服装时,则是变贬为褒,带着炫耀和赞美的意味了,“海派服装”一词差不多是可以与“海上画派”攀比了。 京派是传统的正宗,海派是对传统的标新,是中西结合的产物。京派事实上是一种官派,海派则富于商业色彩和民间色彩。上世纪20年代居住于上海的曹聚仁先生曾经这样说:“那是西风吹动的日子,海派便是西风喂养成长的儿子”又说:“京派不妨说是古典的,海派也不妨说是浪漫的京派如大家闺秀,海派则如摩登女郎。” 旗袍源于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是属?
关 键 词:20世纪 中国 服装 旗袍 上海 审美特征
分 类 号:J523[设计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