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社会资本对农户生态补偿参与意愿的影响——以甘肃省张掖市、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    

Social Capital and Farmer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or Three Sites in Gans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方圆[1] 赵雪雁[1] 田亚彪[2] 侯彩霞[1] 张亮[1]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730070 [2]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成都610500

出  处:《资源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91125019;41061051;4136110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NCET-11-0910);西北师范大学科研骨干项目(编号:SKQNGC11033)

年  份:2013

卷  号:35

期  号:9

起止页码:1821-18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CD、CSCD2013_2014、CSSCI、CSSCI2012_2013、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生态补偿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经济激励手段,农户是否愿意参与生态补偿项目,不仅影响生态补偿项目的绩效,更影响生态补偿项目的可持续性。本文以甘肃省的张掖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基于农户调查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户生态补偿参与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临夏州社会网络指数最高(1.624),张掖市次之(1.328),甘南州最低(1.196);临夏州规范指数最高(2.345),甘南州次之(2.300),张掖市最低(1.635);张掖市信任指数最高(2.532),甘南州次之(2.487),临夏州最低(1.716);②甘南藏族自治州农户生态补偿参与意愿最高,其次是临夏回族自治州,最低的是张掖;③农户社会资本的网络、规范、信任维度均对生态补偿参与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④农户受教育程度、收入和劳动力数量每提高1个单位,参与生态补偿的概率分别提高4.098、2.395、1.307个单位;但户主年龄、农户拥有的草地、耕地面积每提高1个单位,参与生态补偿的概率将分别降低1.017、2.022、2.281个单位。

关 键 词:社会资本 生态补偿 农户参与意愿  张掖市  甘南藏族自治州  临夏回族自治州  甘肃  

分 类 号:X2] C912[经济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