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伊拉克鲁迈拉油田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因  ( EI收录)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carbonate reservoir of the Mishrif Formation in the Rumaila oil field,Iraq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计县[1,2] 田昌炳[2] 张为民[2] 宋新民[2,3] 刘波[2,3]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3]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出  处:《石油学报》

基  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11.2011E-2501.X.0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课题(2012Y-033)资助

年  份:2013

卷  号:34

期  号:5

起止页码:843-8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34316894022)、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Mishrif组碳酸盐岩岩石类型主要有泥晶灰岩、生屑泥晶灰岩、泥晶生屑灰岩、生屑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储集空间为粒间(溶)孔、铸模孔、晶间孔、微孔、溶蚀缝和压溶缝。沉积环境属于碳酸盐缓坡,发育潟湖、滩后、生屑滩、生物礁、滩前和浅水陆棚6种沉积亚相。储层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严重。成岩作用主要有泥晶化作用、准同生期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溶蚀作用、埋藏期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三级相对海平面变化影响下的相带迁移是造成层间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五级和六级相对海平面变化影响下的差异溶蚀和差异胶结作用是控制层内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微裂缝的存在改善了局部储层的物性。

关 键 词:碳酸盐岩储层 沉积相 成岩作用 非均质性 Mishrif组  鲁迈拉油田  

分 类 号:TE112.2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