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降雨入渗对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性状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 EI收录)  

MODEL TESTS OF RAINFALL INFILTRATION EFFECT ON BEDDING ROCK SLOPE WITH WEAK INTERLAY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龙起[1] 罗书学[1] 魏文凯[1] 王运超[1] 徐华[1] 徐骏[2]

机构地区:[1]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2]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31

出  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基  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发展计划重大项目(2010G018–E–4);2011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技创新项目

年  份:2013

卷  号:32

期  号:9

起止页码:1772-177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34216860928)、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揭示降雨入渗对于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性状的影响,结合室内叠加喷洒降雨技术和光纤光栅监测技术,开展大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分别针对不同岩层倾角、有无支护结构的顺层边坡,探讨降雨工况下坡体内部关键位置处的物理量发展模式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降雨条件下,对于含软弱夹层的顺层边坡,无支护时的位移发展模式具有陡变性、牵引性的特点,而有支护时的位移发展模式具有渐进性、推动性的特点;降雨导致边坡层间错动的现象受岩层倾角影响较大,当倾角达到35°时层间错动将较为明显,应充分重视深部位移和含水率的监测。无支护顺层边坡的软弱夹层泥化贯通位置主要位于坡体前部,有支护顺层边坡的泥化位置则位于坡体后部,可据此确定不同形式边坡的重点监控位置。随降雨入渗时间的持续,支护结构对于坡体的抗滑力从由锚杆受剪提供转向由框架受压带动锚杆受拉提供。试验结果可为类似边坡工程的加固设计和防灾监控提供参考。

关 键 词:边坡工程 降雨入渗 顺层岩质边坡 软弱夹层 模型试验  叠加喷洒降雨技术  光纤光栅监测技术  

分 类 号:P6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