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多元化的“微探究”:从机械记忆走向理解建构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锋[1] 薛莺[2] 童伟伟[3]

机构地区:[1]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 [2]江苏省无锡市水秀中学 [3]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

出  处:《中学数学(初中版)》

年  份:2013

期  号:9

起止页码:76-7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中,对于数学命题的符号语言表达式,不妨称为数学公式(下同).关于公式的教学,如果不揭示公式的形成过程,仅停留在机械记忆、反复操练上,这样显然不够.因为公式的掌握必须以理解为基础,而数学探究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受制于教学内容和时间,教师难以用大量的时间实施探究.如何让学生既能经历公式的形成过程,揭示公式的本质,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又考虑时间因素、关注时效性呢?我们认为,与时尚“微博”对应的“微探究”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微探究”是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某个小知识点或某一问题,选好1~2个探究点,从一堂课中拿出5~10分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用自我探究或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以下通过三个案例,谈谈在初中公式教学中如何运用“微探究”.

关 键 词:机械记忆 多元化  数学公式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语言表达式 数学命题

分 类 号:G633.6[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