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东平湖菹草腐烂分解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Decomposition of Potamogeton crispus and its effect o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of Dongping Lak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菊[1] 邓焕广[1,2] 吴爱琴[1] 陈诗越[1] 王东启[2]

机构地区:[1]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聊城252059 [2]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出  处:《环境科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072258;4090127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ZR2010DL007);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No.J10LB08)~~

年  份:2013

卷  号:33

期  号:9

起止页码:2590-259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RSC、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于2011年6月—7月在现场采用网袋法研究了东平湖沉水植物菹草的分解失重和营养元素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菹草在0~14d腐烂分解较快,40d可分解约80%的生物量,年残留率为5.0%,与一次指数模型相比,二次指数模型Wt/W0=0.785e-0.386t+0.215e-0.004t(R2=0.876)能更好的描述菹草分解失重动态.菹草残留物中各营养元素的损失与干重衰减不同步,C、N、S含量在1~20d内表现为上升,20~30d显著下降,30~40d略有增加但变化较小;P含量在1~6d显著下降,随后呈缓慢上升趋势.菹草各营养元素的累积释放率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在14d和25d达到峰值,在腐烂初期(0~8d)表现为P>S>C>N,8d后(10~40d)表现为P>C>S>N.各营养元素的释放主要集中在菹草腐烂分解的前期(0~14d),初步估算东平湖内该期间C、N、S、P的释放量约为12510t、1187t、147t和235t,相当于水中C、N、S、P分别增加约29.9、2.84、0.35、0.56mg·L-1,易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东平湖菹草年残留量约为2090t(干重),约占东平湖沉积通量的0.6%,对湖泊的填平作用较小.

关 键 词:菹草 腐烂分解 营养元素 环境影响 东平湖  

分 类 号:X5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