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陕西省森林碳储量、生产力及固碳释氧经济价值的动态变化
Dynamic change of carbon storage,production and economic value of carbon capture and oxygen release by forest in Shaanxi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088)
年 份:2013
卷 号:41
期 号:5
起止页码:113-1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B、CSCD、CSCD2013_2014、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陕西省森林碳储量、生产力及固碳释氧经济价值的动态变化,为提高该省森林碳汇的管理和经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94、1999和2004年陕西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依据建立的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估算不同时段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并依据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生产力回归关系,推算不同时段森林的生产力和固碳释氧经济价值。【结果】陕西省森林碳储量由1994年的15 140.64万t增加到2004年的16 639.32万t,年增长率为0.99%,特别在1999-2004年,年增长率为1.92%。而平均碳密度在1994、1999和2004年3次调查中依次减小,分别为30.74,29.85和28.73t/hm2。对于不同森林类型,以栎类为主要优势树种的阔叶林对全省森林总碳储量的贡献最大,其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50%以上。天然林为森林碳储量的主体,占同期碳储量的95%以上,但人工林碳储量以年均9.05%的速度增长,明显大于天然林的增幅(0.79%)。陕西省森林总生产力和固碳释氧经济总价值均不断增加,在1994、1999和2004年的3次调查中,总生产力分别为43.88×106,45.31×106和52.24×106 t/年;固碳释氧经济总价值分别为756.20,780.86和900.25亿元。【结论】陕西省森林表现出了明显的碳汇功能,但碳固定能力还不强,碳密度低于我国平均森林碳密度,未来应加强陕西省各重点造林工程的实施,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同时对现有森林应通过科学抚育和管理,挖掘潜力,提高森林碳汇能力,使陕西省的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 键 词:生物量 蓄积量 碳储量 碳密度 生产力 陕西省
分 类 号:S7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