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资源型城市耕地非农化及关联因子研究--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    

Conversion of cultivated land and correlation factors in resources-based cities:A case study of Hand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温利华[1] 刘红耀[2] 张广录[3] 高海丽[1]

机构地区:[1]邯郸学院地理与旅游系,河北邯郸056005 [2]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邢台054005 [3]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21

出  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YW-08-03);河北省赵文化与区域经济社科研究基地项目(QJ11301);邯郸市社科联重点项目“邯郸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

年  份:2013

卷  号:41

期  号:8

起止页码:125-1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B、CSCD、CSCD2013_2014、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研究资源型城市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过程,为该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邯郸市1990、2000、2008年遥感影像、耕地调查资料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邯郸市耕地非农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转移矩阵进一步探讨邯郸市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关系;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探讨2000-2010年来邯郸市耕地非农化的影响因素。【结果】1990-2010年,邯郸市耕地非农化面积在时间上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在空间上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城市中心耕地非农化程度最高,耕地非农化程度从市中心向外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先后出现耕地缓慢非农化区、耕地增长区;转移矩阵分析表明,耕地转出量大于转入量,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最后经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人口因素、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科技水平、第三产业是影响2000-2010年邯郸市耕地非农化的主要因素。【结论】资源型城市耕地非农化问题日益严重,促进其耕地资源合理非农化,对保障该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耕地非农化 GIS分析 转移矩阵 灰色关联分析 资源型城市 邯郸市  

分 类 号:F301.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