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药隔期低温胁迫对小麦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Effects of Low Temperature Stress at Anther Connective Formation Phase 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of Whea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青霞[1] 杨林[1] 邵慧[1] 冉从福[1] 杨子博[1,2] 余静[1] 李立群[1] 李学军[1]

机构地区:[1]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2]江苏省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  处:《麦类作物学报》

基  金:农业部小麦新品种培育专项(2008ZX0800200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1AA100501);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技创新专项(QN2011083)

年  份:2013

卷  号:33

期  号:4

起止页码:752-7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揭示小麦春季耐寒性的生理生化机制,以不同春季耐寒性的8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盆栽和药隔期低温胁迫的方法,探讨了药隔期低温胁迫后小麦的生理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药隔期低温胁迫后,小麦单株产量明显下降,平均降幅为68.4%,其中淮麦20、皖麦38、西农979和矮丰3号表现出较好的春季耐寒性,单株产量降幅均小于65%,而陕麦139、郑366、小偃22和郑麦9023单株产量降幅较大(>70%),耐寒性相对较差;小麦叶片丙二醛含量、SOD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其中淮麦20、皖麦38、西农979和矮丰3号丙二醛含量的增幅明显小于平均增幅,SOD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幅显著大于平均增幅,表现出较低的细胞膜受损程度和较强的耐寒性。在生理指标中,SOD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产量的关联度高,因此可作为春季低温下小麦耐寒性鉴定的重要指标。

关 键 词:小麦 低温胁迫 药隔期  生理指标 单株产量

分 类 号:S512.1] S3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