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北京100193
基 金:中国农业大学青年教师科研项目;现代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编号:CARS-35);博士点基金项目(编号:20110008110003);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优质多抗牧草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11BAD17B01-02);草业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共建项目资助
年 份:2013
卷 号:32
期 号:7
起止页码: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SCD、CSCD_E2013_2014、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4份不同发芽水平的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inn.)种子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比较老化温度(39、41、43℃和45℃)和老化时间(1、2、3、4、5、6、7 d)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确定老芒麦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的适宜条件,并建立标准化的测定程序。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温度升高,Lot1、Lot2和Lot3样品种子发芽率均下降,且各处理间均差异显著(p<0.05),只有Lot 3在45℃条件下老化后发芽率下降的比例最低;Lot 4样品种子老化后发芽率较低,且45℃处理与其他各处理间均差异显著(p<0.05)。随着老化时间延长,Lot 1和Lot 2老芒麦种子老化发芽率不断降低,老化1、2 d处理与其他各处理发芽率间差异显著(p<0.05);Lot 3和Lot 4老芒麦种子老化至第4天后发芽率出现峰值。老化温度与老化时间互作效应与种子发芽率和休眠程度有关,且对老芒麦种子老化发芽率具有极显著(p<0.01)的影响。老芒麦种子人工加速老化处理的适宜条件为温度45℃老化2 d。
关 键 词:老芒麦种子 活力测定 人工加速老化 休眠
分 类 号:S543.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