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甘蔗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Sugarcane Phenylalanin Ammonia-lyase (PAL) Gen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广西大学农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4 [2]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7 [3]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南宁530007
基 金:国家“863”计划课题(2013AA102604);国家国际合作项目(2013DFA31600);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产1123008-1,桂科攻1222009);自治区主席科技资金项目(11166-02)
年 份:2013
卷 号:46
期 号:14
起止页码:2856-286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AS、CSCD、CSCD2013_2014、FSTA、IC、JST、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克隆甘蔗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分析其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组织和5种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情况,为此基因在甘蔗抗逆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质谱鉴定分析,通过RT-PCR和RACE技术从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中克隆PAL,以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序列进行预测分析,利用real-time PCR分析PAL在不同组织和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结果】克隆获得甘蔗PAL,命名为ScPAL,GenBank登录号为KC172559。该cDNA全长2 590 bp,含有1个2 11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704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其包含典型的PAL酶活性中心序列(GTITASGDLVPLSYIA),与其它植物的PAL蛋白有很高的相似性。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甘蔗ScPAL与高粱的PAL蛋白亲缘关系较近。real-time PCR分析表明PAL为组成型表达,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是叶中表达量的66倍。其在低温(4℃)、聚乙二醇(PEG)、NaCl和H2O2四种外源胁迫下均诱导表达,但表达模式不同。【结论】从甘蔗品种ROC22中克隆获得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ScPAL),是典型的PAL家族成员,推测其参与了甘蔗抗黑穗病过程,且在甘蔗抗寒、抗旱和抗盐胁迫过程也起到某种作用。
关 键 词:甘蔗 苯丙氨酸解氨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分 类 号:S56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