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江现代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与物源示踪研究    

DETRITAL ZIRCON U-Pb DATING AND Hf ISOTOPE OF MODERN SEDIMENTS IN THE YANGTZE RIVER:IMPLICATIONS FOR THE SEDIMENT PROVENA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何梦颖[1] 郑洪波[2] 贾军涛[3]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2]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23 [3]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266580

出  处:《第四纪研究》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B03020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830107和41111140016);中国地调局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批准号:CSDP2012-05)共同资助

年  份:2013

卷  号:33

期  号:4

起止页码:656-6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研究长江沉积物物质来源,对长江流域24个现代沉积物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Pb年龄测试,并对10个样品做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河流沉积物的碎屑锆石多为岩浆成因。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有6组峰:2.4-2.6Ga,1.8-2.0Ga,700-1000Ma,400-550Ma,200-300Ma 和〈65Ma,其中200-300Ma和700-1000Ma为主要的两组峰。锆石U-Pb年龄谱系可区分出长江4个区段,即金沙江段、川江段、长江中游段和下游段,与地理分段相吻合。结合Hf同位素研究,可认为长江流域沉积物中生代-新生代的锆石主要来自松潘-甘孜褶皱带和秦岭造山带; 古生代的锆石多来自秦岭造山带; 元古代-太古代的锆石则多来自扬子克拉通、华夏地块和大别造山带。

关 键 词:长江 现代沉积物 碎屑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物源示踪

分 类 号:P578.941] P597.3[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