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法律激励的类型化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元聪[1]

机构地区:[1]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重庆401120

出  处:《法商研究》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09XJC820013)

年  份:2013

卷  号:30

期  号:4

起止页码:36-4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2012_2013、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522374)、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法律要实现其激励目标必然采用具体的激励方式。我国的法律激励方式可以从法律文本和激励模式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从法律文本看,我国的法律激励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制定专门规范性法律文件、制定专门章节、制定专门条款。这三种类型在法律激励文本的发展方面、部门法体现方面、激励力度和效果方面,以及激励性术语用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激励模式看,我国的法律激励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着眼于权利、义务、责任的分配,着眼于成本、收益的配置,着眼于资格、待遇、荣誉方面。这些模式的激励侧重点各异、部门法差异明显,实施条件也有所不同。只有不断完善法律文本,优化激励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法律激励的目标。

关 键 词:法律激励 法律文本 激励模式  类型  

分 类 号:D920.0[法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