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东亚大陆边缘的板块重建与构造转换    

TECTONIC TRANSITION AND PLATE RECONSTRUCTIONS OF THE EAST ASIAN CONTINENTAL MAG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三忠[1,2] 余珊[1,2] 赵淑娟[1,2] 刘鑫[1,2] 龚淑云[3] 索艳慧[1,2] 戴黎明[1,2] 马云[1,2] 许立青[1,2] 曹现志[1,2] 王鹏程[1,2] 孙文军[1,2] 杨朝[1,2] 朱俊江[4]

机构地区:[1]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100 [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266100 [3]深圳市地质局,深圳518023 [4]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510301

出  处:《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190072;41190070);中国海洋大学中央高校财政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年  份:2013

卷  号:33

期  号:3

起止页码:65-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GEOREFPREVIEWDATABASE、JST、PROQUEST、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东亚大陆边缘中新生代期间的动力学演化始终是地质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特别是对其大陆边缘性质、类型和演化过程始终不明朗,并存在巨大争论。系统综述了40多年来已有东亚大陆边缘二叠纪以来板块重建的主要方案,特别是近10年来东亚陆缘新的研究成果,侧重探讨了晚三叠世以来东亚大陆边缘类型转换、不同构造域的交接—转换过程。认为东亚陆缘总体经历了三叠纪前的被动陆缘阶段、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的大陆岩浆弧发育的安第斯型活动陆缘阶段、早白垩世晚期—始新世的走滑拉分盆地发育的安第斯型活动陆缘阶段和渐新世以来的日本型活动大陆边缘阶段。这对于认识中国东部海域渤海湾、黄海、东海和南海盆地成因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分析了各阶段海—陆分布特征及其变迁规律、板块格局变动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

关 键 词:板块构造  东亚  板块重建  太平洋  印度洋  大陆边缘  

分 类 号:P73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