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彩塑的制作工艺和颜料分析    

Analysis of techniques and pigments used for colored clay sculptures excavated from the Tang Tomb at Astana,Xinjia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郑会平[1,2,3] 何秋菊[4] 姚书文[5] 王博[5] 宋国定[1,2] 杨益民[1,2] 王昌燧[1,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2]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北京100049 [3]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文物保护实验室,上海201210 [4]首都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北京100045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乌鲁木齐830091

出  处:《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117216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资助(XDA0513030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基金资助(O95101DY00)

年  份:2013

卷  号:25

期  号:2

起止页码:31-3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_E2012_2013、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了大量的彩塑,为了解其制作工艺与彩绘颜料成分,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结合剖面观察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等科技手段,对出土于唐墓的6个样品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泥胎表面先用硬石膏做打底层,再施以彩绘,且彩绘颜料厚薄有异。所使用的红、黄、黑、白和绿色颜料有铅丹、密陀僧、朱砂和土红、雌黄、炭黑、硬石膏及氯铜矿等无机颜料,而粉色彩绘是由铅丹(或铅丹和密陀僧的混合物)与硬石膏调和而成,且密陀僧作为彩绘颜料在新疆是较早的发现。其最为重要的发现是蓝色彩绘为植物性染料——靛蓝。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的彩塑修复与保护方案的制订提供了有价值参考。

关 键 词:彩塑 颜料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  

分 类 号:G262] K85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