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疆西天山博罗科努成矿带岩浆岩时空分布、构造演化与成矿响应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tectonic evolution and metallogenic response of the magmatic rocks in the Boluokenu metallogenic belt,west Tianshan,Xinjia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新利[1,2] 顾雪祥[1] 章永梅[1] 彭义伟[1] 张力强[1] 高虎[1] 何格[1] 周超[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鑫达金银开发中心,北京100038

出  处:《地质通报》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博罗科努铜钼金多金属成矿系统研究与靶区评价>(编号:2011BAB06B02-02)

年  份:2013

卷  号:32

期  号:5

起止页码:774-78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博罗科努成矿带位于新疆西天山北缘,近年来找矿成果突出。在充分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博罗科努带岩浆岩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年龄资料,重点分析了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晚古生代岩浆作用的性质。博罗科努带地质历史与北天山洋的演化密切相关,前寒武纪统一基底形成,北天山洋打开。寒武纪为被动陆缘环境,北天山持续扩张。奥陶纪北天山洋向伊犁地块之下俯冲,该带进入大陆弧演化阶段。泥盆纪—晚石炭世早期为俯冲高峰期,引发了一系列钙碱性的岩浆活动;早二叠世该带已进入陆相环境,但北天山洋残余洋盆的俯冲持续到中二叠世;晚二叠世全面进入陆内演化阶段,区域构造应力性质由挤压变为伸展。伴随洋-陆构造演化,形成了莱历斯高尔和阿希两大矿集区,分别对应2套成矿系统:与侵入岩浆活动有关的矽卡岩-斑岩-热液脉型铁、铜、钼、金、锑、铅、锌成矿系统和与次火山热液活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金、铅、锌、铜成矿系统。

关 键 词:西天山  博罗科努  构造演化  北天山洋  

分 类 号:P58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