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希氏束旁起源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of the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originating from His bundle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宇彬[1,2] 楚建民[1] 王靖[1] 宋书凯[2] 刘霄燕[1] 郭琦[1] 浦介麟[1] 张澍[1]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100037 [2]潍坊医学院临床学院

出  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年  份:2013

卷  号:41

期  号:5

起止页码:382-3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3_2014、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希氏束周围起源室性早搏的心电冈特点及i维电解剖标测(Carto)指导下射频消融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起源于流出道希氏束旁频发室性早搏患者10例,三维电解剖指导下标记希氏束电位范围,有心室流卅道及主动脉窦内双侧标测,应用非冷盐水灌注导管行射频消融,分析体表心电图及心内电图特点,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10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起源于有心室流m道希氏束旁6例、起源于有冠窦希氏束旁3例、起源于无冠窦希氏束旁1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希氏束旁与部分主动脉窦希氏束旁起源患者体表心电图相似,体表心电图无法区别其有心室流出道希氏束旁起源或主动脉窦希氏束旁起源;成功靶点V波提前于体表心电图QRS波22—52(32.6±10.2)ms,消融靶点距离希氏束5.0~8.4(7.0±1.1)illln,所有患者射频消融成功,无并发症。结论右心室流m道希氏束旁和主动脉窦希氏束旁起源的室性早搏体表心电图和电生理特点相似,消融前应同时标测右心室流出道和主动脉窦,选择最佳消融靶点进行消融。

关 键 词:室性早搏复合征 希氏束 导管消融术

分 类 号:R5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