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语-图”互仿中的图文缝隙    

On the Intertextuality and Gap of "word-imag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玉勤[1]

机构地区:[1]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出  处:《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语-图’互文传统研究"(编号:11BZW005);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古代戏曲插图本‘语-图’互文研究"(编号:10YJC75112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江苏师范大学博士科研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年  份:2013

卷  号:39

期  号:3

起止页码:63-6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语言与图像的关系问题,是文学理论所面对的一个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图像与语言在相互模仿过程中,不仅共生互补、并存互动,而且存在着非对等性、非对称性甚至相互抵牾的特质,由此带来"缝隙"。这种图文缝隙,首先缘于语言文本和图像文本原本分属于不同的艺术媒介和符号系统:前者联结的是时间叙事,后者联结的是空间叙事;前者属于推论性符号,后者属于表象性符号;前者是实指(强势)符号,后者是虚指(弱势)符号。除了"符号缝隙"外,还有因符号之间的模仿、转换、翻译、传运等行为而引起的"行为缝隙",以及主体理解差异所带来的"接受缝隙"。然而,关注图文缝隙问题,并不意味着"语-图"之间互文性效果的抵消。事实上,"语-图"互文与图文缝隙只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它们共同构成了语言与图像关系中"和而不同"的艺术景观。

关 键 词:"语-图"互仿  图文缝隙  符号缝隙  行为缝隙  接受缝隙  

分 类 号:J519[设计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