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及瘦素长型受体的影响    

Effect of soy isoflavones on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goblet cells and long leptin receptor in intestinal of ra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唐秀莹[1] 陈正礼[1,2,3] 罗启慧[2,3] 张小龙[1]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疾病与人类健康中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625014 [2]四川农业大学,实验动物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实验用猕猴种源基地,四川雅安625014 [3]四川农业大学预防兽医研究所,成都611130

出  处:《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基  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资助项目(IRT0848);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资助项目(2011JY0054)

年  份:2013

卷  号:39

期  号:3

起止页码:343-35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FSTA、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UPD、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大豆异黄酮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近年来成为一个焦点。为了研究大豆异黄酮对肠黏膜屏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及免疫调节因子瘦素受体(长型)的影响,本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大鼠,建立肥胖模型;然后将筛选出的肥胖大鼠分别灌胃剂量为对照(I:0mg/kg)、低(Ⅱ:50mg/kg)、中(Ⅲ:150mg/kg)、高剂量(Ⅳ:450mg/kg)的大豆异黄酮,并设置基础对照组(Ⅴ:溶媒为0.5%羧甲基纤维素钠),连续4周用HE、PAS染色观察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数量和分布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瘦素受体(长型)水平。结果表明:大鼠上皮内淋巴细胞以小型淋巴细胞为主,主要分布于上皮的基底膜附近;大鼠杯状细胞分布在肠黏膜上皮层;瘦素受体(长型)阳性细胞分布于黏膜层。应用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较对照组大鼠的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和杯状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且有向肠内层移动趋势,同时肠黏膜瘦素受体(长型)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大豆异黄酮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大鼠小肠黏膜屏障结构趋于完整并提高其免疫功能。

关 键 词:大豆异黄酮 大鼠  上皮内淋巴细胞 杯状细胞 瘦素受体(长型)  

分 类 号:S852.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