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对牙周指数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影响的对比研究    

Comparison of periodontal indices and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between conventional and self-ligating bracke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石晶[1,2] 刘昱新[2] 侯景秋[1] 闫征斌[1,2] 彭惠[1,2] 常星[3]

机构地区:[1]大庆油田总医院口腔正畸科,大庆163001 [2]佳木斯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临床医学系,佳木斯154004 [3]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系,青岛266109

出  处:《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年  份:2013

卷  号:32

期  号:3

起止页码:228-23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UPD、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对比正畸患者粘接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后牙周指数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变化。方法将正畸患者30例按托槽类型分为2组,每组15例。试验组粘接Clippy自锁托槽,对照组粘接O-PAK传统直丝弓托槽。分别在矫治器戴入前,戴入后第1、3个月检查牙周临床指标(包括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深度),同时采集龈下菌斑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样本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和总细菌的数量,计算出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构成比。结果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牙周指数、牙龈卟啉单胞菌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2组牙周指数、牙龈卟啉单胞菌构成比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试验组在粘接矫治器后第1、3个月,牙周指数、牙龈卟啉单胞菌构成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托槽对比,自锁托槽更利于口腔卫生维护,但仍会对口腔卫生造成不利影响。

关 键 词:自锁托槽 传统托槽 牙周指数 牙龈卟啉单胞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分 类 号:R783.5[口腔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