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清肺消炎丸抗炎机制的初步研究    

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Qingfei Xiaoyan Wan studied with network pharmac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程彬峰[1] 侯媛媛[1] 姜民[1] 赵振营[1] 董林毅[2] 白钢[1]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药学院,天津300071 [2]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天津300070

出  处:《药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73638;81102835)

年  份:2013

卷  号:48

期  号:5

起止页码:686-69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3_2014、DOAJ、EMBASE、IC、IPA、JST、PUBMED、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探索清肺消炎丸抗炎的网络调控机制。采用UPLC Q-TOF鉴定清肺消炎丸的化学成分,利用Molinspiration、PharmMapper和KEGG等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进行吸收、靶点及作用通路的预测分析;并结合豚鼠哮喘模型和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模型,分别采用基因芯片和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其对相关炎症基因表达的影响。预测结果显示,在所鉴定的55种化学成分中有24种可被吸收,其中19种可能通过干预HRAS、PDPK1等11个靶点分别作用于炎症相关的9条通路。实验结果表明,清肺消炎丸能显著改善肺组织炎症因子浸润,通过影响ERK1等基因的表达进而干预黏着斑、Fc epsilon RI、Toll样受体、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以及ERK/MAPK等5条通路参与抗炎反应;牛蒡子苷元、胆酸、芥子酸等药效代表性成分分别通过干预ERK/MAPK、黏着斑和Fc epsilon RI等信号通路发挥了抗炎作用。本文建立了"药物-靶点-通路-网络"的研究模式,初步揭示了清肺消炎丸抗炎的多维调控机制,为中药复方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 键 词:UPLC Q-TOF 反向分子对接  基因芯片  网络药理学  气道炎症 清肺消炎丸

分 类 号:R28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