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沟垄全覆盖种植方式对旱地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Effects of planting with ridge and furrow mulching on maize growth,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dryland farm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2]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旱地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3]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杨凌712100 [2]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旱地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 [3]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宝鸡721001
基 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2006BAD29B03);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2012BAD09B03)
年 份:2013
卷 号:33
期 号:7
起止页码:2282-22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2008—2010年在渭北旱塬区,以沟不覆盖为对照(CK),研究垄上覆地膜沟内分别覆普通地膜(PP)、生物降解膜(PB)、玉米秸秆(PS)和液体地膜(PL)4种沟垄全覆盖种植模式对土壤水温、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前期,PP、PB和PS处理可明显提高0—200 cm土壤蓄水量;生育中期,PS处理蓄水保墒效果最为显著;生育后期,各沟垄全覆盖处理与对照的土壤蓄水量无显著差异;整个生育期PL处理与CK的土壤蓄水量差异不显著。PP和PB处理3a玉米生育期5—25 cm平均土壤温度分别较CK增高1.6℃和1.3℃,PS处理降低1.9℃,而PL处理与CK无显著差异。PP和PB的增温保水效应使玉米株高、叶面积及地上生物量均高于CK;PS处理的降温效应促进玉米中后期生长,其株高、叶面积及地上生物量均高于CK;PL处理对玉米各生长指标影响不显著。与CK相比,PP、PB和PS处理3a平均的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3.0%、13.8%和15.0%,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9.8%、10.2%和11.6%。可见,垄覆地膜沟覆地膜、生物降解膜或秸秆的沟垄全覆盖种植可明显改善土壤的水温状况,促进玉米生长,从而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渭北旱塬区春玉米丰产栽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 键 词:沟垄全覆盖 土壤水温 作物生长 春玉米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分 类 号:S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