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石羊河下游白刺灌丛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及数量特征
Analysis 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Nitraria tangutorum nebkhas at different succession stage in lower reaches of Shiyang Riv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省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70 [3]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民勤73300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6103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7232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0490474;2012T50162);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010RJZA141);甘肃省科技支撑(1104FKCA128)
年 份:2013
卷 号:33
期 号:7
起止页码:2248-22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白刺灌丛(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是在石羊河下游存活面积最大的天然植被类型,研究不同演替阶段白刺灌丛群落的结构和数量特征可为该区白刺群落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白刺灌丛生长及其生境状况,在石羊河下游选择了初期发育、稳定、衰退、严重衰退的群落,研究了各演替过程中各阶段的群落物种组成、生活型谱,群落盖度、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各演替阶段群落的相似性特征。结果表明,从初期发育阶段到稳定阶段的群落物种数量明显减少,而从稳定阶段至严重衰退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是逐渐增加的。在整个演替过程中,1年生植物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至严重衰退阶段时1年生植物所占的比重高达80%。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盖度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月份也不相同,5—10月群落盖度的平均值为稳定阶段>初期发育阶段>衰败阶段>严重衰败阶段。各演替阶段多样性Simpson、Shannon-Wiener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5—10月均呈现波动变化特征,Simpson、Shannon-Wiener指数大小顺序均表现为初期发育阶段>严重衰退阶段>衰退阶段>稳定阶段,而均匀度Pielou指数为衰退阶段>严重衰退阶段>稳定阶段>初期发育阶段。各演替阶段群落之间的相似性均较低,演替序列越相近,相似性系数越高。
关 键 词:民勤 白刺 灌丛演替 群落特征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