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Q_2黄土浸水前后微观结构变化研究  ( EI收录)  

Research on microstructure of Q_2 loess before and after wett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方祥位[1,2] 申春妮[3] 汪龙[1] 陈正汉[1] 成培江[1]

机构地区:[1]后勤工程学院岩土力学与地质环境保护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11 [2]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400067 [3]重庆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重庆401331

出  处:《岩土力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1127235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No.20100480675);后勤工程学院学术创新项目(No.YZ11–422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12BAK05B00)

年  份:2013

卷  号:34

期  号:5

起止页码:1319-13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32616448890)、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对陕西蒲城电厂Q2黄土浸水前后的试样进行微观结构对比测试,得到了大量珍贵的微观结构图片。浸水前后Q2黄土的微观结构定性、定量分析表明:架空孔隙受力作用影响较大,对水的作用敏感;粒间孔隙对压力和水的作用相对较迟钝;Q2黄土的湿陷峰值压力大于200 kPa。随着压力的增大,Q2黄土的灰度熵、欧拉数和孔隙的面积比例、圆形度、定向度、分布分维减小;而颗粒的面积比例、圆形度、定向度、分布分维将增大;随着水的浸入,各量将继续减小或增大;浸水后孔径大于20 m的孔隙含量减少,孔径小于20 m的孔隙含量增加,湿陷的过程中大部分孔隙都在发生变化,大孔隙变成中、小孔隙,中、小孔隙则变为更小的孔隙。浸水前后微观结构的变化能较好地解释Q2黄土特殊的湿陷性。

关 键 词:Q2黄土 浸水 微观结构 湿陷性

分 类 号:TU4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