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研究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Land Use Convers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梅[1,2] 赖力[3] 黄贤金[1,2] 揣小伟[1] 谈俊忠[1,2]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 [2]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城市与资源学院,南京210089 [3]江苏省信息中心,南京210013

出  处:《资源科学》

基  金: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编号:1214073);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研究与示范

年  份:2013

卷  号:35

期  号:4

起止页码:792-79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CD、CSCD2013_2014、CSSCI、CSSCI2012_2013、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有着重大影响,近年来,关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研究已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没有关于全国各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碳排放强度的详细研究。本文利用全国的植被类型图、土壤类型图以及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借助ArcGIS9.3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中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等六大区域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进行了研究,并以安徽省为例,介绍了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碳排放强度的应用。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在各区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某些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甚至在一些区域表现为碳排放,而在另一些区域则表现为碳汇;②林地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表现出强烈的碳排放作用,而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向林地的转变一般表现出最高的碳汇;③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基本表现为碳汇,而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向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转变则表现出明显的碳排放作用;④可考虑采用限制林地转出、提倡植树造林、提高建设用地节约利用、加强对未利用地的改造和防止水土流失等措施来控制土地利用碳排放。

关 键 词:碳排放强度 土地利用类型转变  空间分析  中国  

分 类 号:F301] X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